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动态 - 正文

【一县一故事】校友朱志明:用心守护这一方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18-04-04 19:47:37  阅读量: 次】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与山水打交道是幸运的。——朱志明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像领导的领导,风餐露宿四年多,开发世外桃源神仙居,如果没有他们团队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神仙居;有人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林业人,林学专业毕业至今32年,所做的一切就是守护这一方山水家园;也有人说,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推进绿化护生态,服务三农树品牌,建设水库搞移民,拓展景区促旅游,三十多年脚踏实地,心系群众,是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代表。

他是我们的校友。在他的身上,处处呈现的都是农林人的特征:亲身经历见证了仙居三十多年生态环境的变迁,从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为今天人们向往的生态胜地休闲乐园;亲身经历见证了仙居下岸水库、朱溪水库、盂溪水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历程,使广大移民安居乐业,永安溪也成为中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之首;亲身经历见证了仙居杨梅等一批农产品品牌打造与提升,台创园、神仙居等一批农旅产业项目落地建成。他牢记"求真敬业"的校训,甘于奉献;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精神,创新创业;秉承“肯干实干能干”品质,勇于担当。是一个乐居一线的实干者,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下得去留得住努力干。

他就是朱志明,我校林学专业1982级的毕业生、现任仙居县人大副主任、神仙居景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他,也是浙江农林大学8万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读懂浙江农林大学人的一种精神。

窗体底端

多年前,很多人谈起浙江仙居,联想到的往往是经济落后交通偏僻的山区。如今,说起仙居更多的人想到的则是神仙居的壮美奇绝、永安溪的柔美惬意、还有仙居杨梅的甘甜美味,以及仙居的清新空气与优良生态环境。这一些,与我们的一位校友不无关系,他,就是我校林学专业82级校友朱志明。

近日,我们来到仙居、爬上神仙居,感受朱志明和同事们如何用四年半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坎坷,将世外桃源神仙居打造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也将他们奋斗的美丽镌刻在了神仙居的每一座山崖上。我们试图探寻,到底是什么精神和力量,让校友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窗体顶端

庆幸选择了青山的厚重积淀

窗体顶端

朱志明出生于神仙居边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开门见山,水绕村过,从小就在山里滚水里泡,山水情结与生俱来。作为家里的长子,十多岁就承担家里砍柴任务,那时没有煤电气,烧饭主要靠柴火,锅灶多是老虎灶,天晴几乎每周末一天半砍三担柴,从此与山林结下了特殊感情。由于城里乡村都烧柴,山上薪柴越砍越小,路也越走越远,村里对山林管护也越来越严,所以当时的相山人(即护林员)非常重要也相当厉害,他曾多次被相山人缴了柴刀麻绳,被村干部按照村规民约处理。“当时,我觉得最敬最怕的就是相山人,没想到自己后来还管理过全县的相山人。”到高中,父亲复工复职到林场林区工作,后来他高考入围,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林学院。

“农林大学的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1982年朱志明进入学校的第一感受就是如此。让他记忆尤深的是,入学报到刚进寝室,人生地不熟,当高年级的学长帮忙整理床铺、支起蚊帐,那份感动。“第二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也主动去帮新生整理床帐。”朱志明觉得,学校的很多文化和精神,就是这样朴实传承下来的。

大学期间,朱志明热爱自然,学习也顺其自然,成绩一般,这让工作以后的他很是后悔,每有培训学习机会,总是倍加珍惜。但对树木学、生态学等自然学科却情有独钟,参加兴趣小组,经常周末到校园周边山上实地考察采集标本,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对大自然的情结也愈益浓厚。

至今他还念念不忘兆赖之、张若慧、李根友等老师,李根友老师经常带着他们兴趣小组到宝塔山采标本,张若慧老师一起指导认标本,毕业实习跟随兆赖之老师深入庆元百山祖考察。学以致用的学习实践,不仅丰富了专业素养,磨炼了野外生存能力,也加深了对自然山川的大爱,并为以后从事林业工作夯实了基础。

1986年,朱志明大学毕业,分配到家乡萍溪林场工作。林场是林业系统最基层单位,整天与爬山、造林、抚育、修路打交道,他形象地概括为修地球的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离开田头,到头来毕业又归隐山林,与农村生活几乎一样,甚至工作更辛苦,环境更艰苦,所以也不被社会所看好,甚至讨老婆也成问题。

然而,朱志明却不以为然,竟乐此不彼。他主动承担起团支书的职责,凝聚林场青年,增强自信担当,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不断提升林场知名度;他以一个组三个人一个月完成过去三个组九个人三个月才能完成的森林资源调查;他一个人一个月足迹跑遍林场所有林区,有几次一天要爬上百里山路,拜访一线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采写三十周年场庆报告;在林区道路测量设计受制于交通设计力量不足时,主动学习承担起测量设计施工重任,并拒收任何施工单位的礼品好处,抵住了最早成为万元户的诱惑,也经受了人生面对权力利益的考验,进一步砥砺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2] 下一页



上一条:我校喜获国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下一条:浙江卫视专题报道我校校友魏韩英夫妇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浙江农林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7室

电话:0571-63740877

传真:0571-63740877

E-mail:xyzh@zafu.edu.cn

银行账户

户名: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临安支行

账号:3300161733505301471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5室

电话:0571-61066128

2017 © XYZH.ZAFU.EDU.CN.浙江农林大学校友会  |  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