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动态 - 正文

蓝晓光 | 林业总工程师的竹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18-05-08 21:49:00  阅读量: 次】

 

蓝晓光是浙江省林业厅原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浙江省竹产业的行政管理。但在竹文化研究领域,他也是一位知名人物。

从骨子里喜欢竹文化

蓝晓光对竹子的研究,始于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浙江林学院从林学系选出20名学生,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竹类专业。他有幸成为第一届学生。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跑步、排队等候时思考与竹相关的问题,晚上睡前梳理一下思考成果,及时形成文字记录。

 

 

 

   19801225日是他第一次记录:“记下瞬间的想法,哪怕是荒唐的,对于今后是大有益处的”。毕业后他留校任竹子栽培学教师,工作中对竹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连续发表了中国古代竹子欣赏、竹子烹饪等文章。1991年,他调入浙江省林业厅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一直没有丢掉竹文化研究。只要有时间,他就用来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几十年来,他的许多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中国古代竹的研究上。2016517日,他到嵊州竹编厂调研。昔日熙熙攘攘的厂区,如今冷冷清清,只剩了7位传承人,平均年龄已经70多岁。嵊州竹编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袁亚琴,指着邓小平赠送联合国的鹰、江泽民赞赏过的马,反复念叨着,“厂里每一件竹编,都是我们的孩子,浸透着无数嵊州竹编手艺人的心血。”蓝晓光感慨万千。他更加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他在微信上写到:篾匠、竹匠、木匠们用心雕琢出来的“孩子们”,一定会登上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发表竹文化论文近百篇

蓝晓光对竹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经过大量深入的研究,他基本理清了中国竹文化的脉络,初步勾画出了竹文化的理论体系,完成了近100篇论文。在竹文化研究上,他主要做了四件大事。

以《说文解竹》为题,通过说竹、解竹、悟竹和附录等四个章节,以笃、竺、筵、管、筒、節、篆、筮、篾和简等10个从竹文字为主线,全面阐述中国竹文化,构成了中国竹文化的总体框架。

以《“简”说中国》为题,以省(市、区)为单元,以出土的竹简为线索,着力研究竹文化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四区两路”的重点区域(即淇园、楚国、会稽和夜郎国四区,古丝绸之路和徐霞客旅行线)。  

以《“管”窥中国》为题,以时间为线索,对不同时期的竹文化进行梳理、归纳,提出了竹烹、弓箭、竹编、竹简、竹乐器、竹精神和竹科技七个中国竹文明时期,以及良渚新石器、铜绿山春秋战国、马王堆西汉、敦煌唐代、山东竹简、两岸故宫明清等六大中国竹文化博物馆。  

以《“算”出中国》为题,以古代竹的发明创造为线索,对涉及的竹的省级以上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归纳,提出了20张中国竹名片:爆竹、风筝、灯笼、竹蜻蜓、竹筏、筷子、墨竹、笛箫、笙、弓箭、突火枪、火药鞭箭、岀水火龙、飞空砂筒、卓筒井、竹楼、竹刻、竹简、空竹、竹园林等。

为了收集资料,他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和出差机会,跑图书馆,如饥似渴查阅、抄写和复制。为了将海量信息甄别、归类,他先构筑研究总纲,进而归类到各目,纲举目张,织网成器。他凭着对竹文化研究的热情、执着和专业,终于取得诸多可喜的成果。

助推竹文化产业发展

蓝晓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竹文化为核心,以竹创意为载体,促进传统竹产业的转型升级。

他认为,在互联网和竹文化的推动下,传统的竹产业将再次辉煌。他成了我国林业系统最早关注和研究竹木产品电子商务,是国家林业局林业电子商务的主要授课人之一。

 

 

他认真探寻竹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路径,提出了互联网+的竹产业电子商务模式。他认为,必须把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竹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必须把互联网作为竹产业转型升级之本,必须把文化作为竹产业转型升级之魂。他提出,要坚持“产品、故事、生态”相融合的理念,讲好竹子的故事;通过C2B电商模式进行个性化设计,讲好竹产品的故事。

蓝晓光于2017年退休。他说,他的竹子使命才刚刚开始。(铁铮)

                                               (转载自国际竹藤组织公众号)  

 

 

 

 



上一条: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下一条:《浙江日报》报道倪涌舟老师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浙江农林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7室

电话:0571-63740877

传真:0571-63740877

E-mail:xyzh@zafu.edu.cn

银行账户

户名: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临安支行

账号:3300161733505301471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5室

电话:0571-61066128

2017 © XYZH.ZAFU.EDU.CN.浙江农林大学校友会  |  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