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会概况 +

+ 校友组织 +

+ 校友风采 +

+ 校友园地 +

+ 校友刊物 +

+ 校友企业 +

+ 毕业纪念册 +

+ 母校印记 +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浙江省“最美林技推广员”报道(一)——刘军


【发布时间:2020-07-06 09:10:17  阅读量: 次】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全省广大林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浙江省林业局发布浙江省“最美林技推广员”名单。本期先介绍其中一位——杭州市余杭区刘军展示他们的专业态度、奉献精神、工作成效与先进事迹,推进全省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浙江建设、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刘军,1961年出生,长期在余杭一线林业科技推广和产业、行业发展方面工作,现任中国竹产业协会理事、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浙江省林学会竹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秘书长,余杭区竹业协会会长、余杭区花卉协会执行监事、余杭区生态文化协会执行监事。担任区科协常委、区政协联谊会农业与科技组副组长,荣获浙江省首届林业科技标兵、省林业科技推广突出贡献奖。近五年来,刘军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科技项目7个,获得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3项,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项,主持、主要参加编制地方技术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2件。其主持完成的《衰退及冰雪灾害生产恢复关键研究与应用》获第十九届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第十届梁希林业科技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成果在2016年至2018年,建立示范林3800亩,示范与推广面积达7.05万亩,累计新增产值2.18亿元,累计新增利税6594万元。

行走在山间地头  服务于乡村百姓

刘军2005年担任余杭区首轮科技特派员(驻百丈镇),二年一轮,迄今依然承担着这一任务,朴素、朴实,与基层干部群众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不管风霜雨雪,他始终守候大山,穿梭于竹林之间,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田野沃土,将农民之需运送到基地农家。他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针对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设计主题,紧跟农时,贴近需求,只求实效,以“余杭区科普惠农兴村”竹业科技科普推广活动为旗帜,整合开展竹业的专题科技科普推广活动。他引导农民科学经营,科技兴农,生产经营和能力素质实现了双增长,培育了一支行走在乡村的竹笋业乡土专家团队,带领了一批经营好、科技精的乡村土专家,服务于各地的中小径竹笋产业的发展。余杭技术、余杭经验,受到林农欢迎,获得同业的好评与肯定。



探索农业新科技  带领农户齐致富

自2006年,刘军承担余杭区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早竹林土壤改良与丰产技术应用研究》开始,到2016年承担市、区两级农业科技创新课题《早竹林冰雪灾害应对与生产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早竹林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推广示范》等,经过十余年间不懈钻研,完成一系列农业科研攻关专项课题,为竹农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开发了“先删竹、施石灰,后留种笋、培育种竹”为核心的反式留笋养竹法。他不仅知竹,也知花,关注“产业与科技”问题,他主导筹备并设立了“余杭区木业协会”“兰花协会”“生态文化协会”,并担任区竹业协会会长、区花卉协会执行监事、区生态文化协会监事,推动了民间科技机构——杭州北美冬青发展中心、区名卉花艺发展中心、区湿地生态研究所、区中泰竹笛研究所、区花木研究所、区竹笋研究所的成立,内聚合力,外引智力,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余杭区林业产业“产学研”深化,尤其在余杭区竹笋业和花卉苗木研究发展方面颇有贡献。

构建农技创新服务网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刘军的牵头下,研制了适用当地土壤的早竹笋专用配方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为纽带,一头连着产学研,一头连着基地农户”,建立“配方肥、生石灰和生物菌肥”等产品与技术直供网络组织,设立8处直供服务处,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扩大研发成果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余杭区竹业协会主导发起并成立“苏浙皖毗邻地区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承担起每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径竹笋产业发展论坛”任务,他坚持特色、特点,坚持创新,从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思考,认知产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针对性地细化技术。



如今,他积极进取,作为余杭区科技人才服务队竹笋业团队的队长,作为余杭区竹业协会负责人,正带领广大会员、竹笋业从业人员,发挥竹业乡土专家的生力军作用,投身余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浪潮中。那些在他指导下的农户、村庄,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美丽蜕变,变得宜居宜游,打造了无数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为余杭实现“三个全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广阔的余杭热土上化为生动现实。

来源:浙江省林技通



上一条:浙江省“最美林技推广员”报道(二)—— 孔强

下一条:“90后”新农人朱泯亦:将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浙江农林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7室

电话:0571-63740877

传真:0571-63740877

E-mail:xyzh@zafu.edu.cn

银行账户

户名: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临安支行

账号:3300161733505301471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125室

电话:0571-61066128

2017 © XYZH.ZAFU.EDU.CN.浙江农林大学校友会  |  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