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后被分配到在大跃进中创办的天目林学院林产化工系。当年的天目林学院就是今日的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母校建立60周年,也是我入校学习的60周年。在这喜庆的历史时刻,虽已耄耋之年,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特写下我的深情回顾。
一、在母校的四年大学生活
大学是人生走上社会重要的一步。我在校学习时间是1958年9月至1962年7月。期间遇上了“大炼钢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拔白旗”、困难的1960年营养不良“浮肿病”。1962年为了解决困难,国民经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58年进入高校的学生,大学四年真不平静。尽管如此,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质量,还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上课的时间被占了,老师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给同学补课;学校里实验室条件不完备,设法借兄弟院校的实验室上课。例如,我们林化的“电工学”“化工原理”等课,就是借浙大化工系的实验室上的课。基础课有实验报告;专业基础课有课程实习或课程设计;专业课有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以及毕业答辩。
林化系,四年要学26门课,我在二年级时得了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局部腹膜炎和腹壁漏管等,先后在临安县人民医院住了两月,先后上了五次手术台。但我没掉队,因为,林化58-1是学校里的“红旗班”,是个先进集体。在我住院期间,班里安排同学帮我补课堂笔记,当然我自己也是加倍努力。由于同学的帮助、自己的努力,虽然近两个月时间没有到教室上课,还是跟上了队伍。
在“技术革命、技术革新”中,我给刘老师当助手,一起研制学生食堂的“量米分水机”(当年粮食定量凭票供应)。刘老师虽然教物理,可他的知识面宽,运用灵活,给我深刻影响,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播下要创新的种子。
二、毕业以后
经过四年的拼搏,圆满完成了林产化学工业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26门,并顺利地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走上工作岗位。知识是党和人民给的,是服务的本领,不是索取的本钱。从1962年7月起到法定退休年龄,工作了36年。1998年5月退休后为社会做义工至今,科学技术工作先后干了55年,主要成果:
1.林产化工方面
在丽水糠醛厂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油茶壳水解制糠醛的工业化技术,其总结《油茶壳糠醛生产技术、经济分析及展望》于1982年全国第二届植物水解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以一等论文资格编入论文集;在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研究所水解室完成开创性的《油茶壳水解制木糖醇》研究论文,通过林业部科教司、轻工业部科技司联合主持的答辩;《折叠式压液可调化学采脂割刀》研究成果论文,被母校周老师编入《森林利用学》教材。
2.有机合成方面
1984年12月,出席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呋喃化学学术讨论会与陕西省化工研究院张长荣总工程师交流合作。在他的小试成果基础上,由我主持3t/a“糠醛合成EM”中试工厂设计,并在丽水建中试工厂。在物料干燥技术上,突破了陕西院用金属钠干燥技术,设计了一套分子筛干燥技术,干燥深度提高一数量级,合成产品的收率提高十几个百分点。该技术也帮助陕西院在北京平谷建厂时应用。中试工厂的产品EM达到美国F.C.C标准,并起草了浙江省乙基麦芽酚的地方标准。
3.化工机械方面
受化工部安全阀技术中心委托,1989年到湖北化肥厂完成F101等17套大化肥(60万t/a尿素)引进装置安全阀国产化图纸,得到化工部机动司认可;也为兰州炼油厂完成八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毫秒炉(石油裂解炉)SL753-C2高温高压(550℃,12MPa)安全阀国产化图纸和研制(共10只)。兰炼试用合格,可替代日本进口产品。1990年化工部的“全国安全阀技术交流会”上,我介绍了SL753-C2国产化总结后,会议高秘书长问“你是浙大化机的吗?”,“我是浙江林学院林化专业毕业”。他十分惊讶,因为,高温高压设备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
4.环境保护方面
2003年完成“2t/h工业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研究项目,经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大气室现场采样检测,脱硫率超越2000年9月5日《科技日报》头版报导中《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脱硫技术》,3.1个百分点;2008年完成省“新811”计划对合成革DMF回收塔塔顶水脱胺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节电25.1万KW·h/a,节水5.22万t/a,减排COD72t/a。
5.获得省以上的表彰
在任丽水地区经委总工期间获“浙江省技术开发优秀管理工作者”;九三学社浙江省委“1990-1992年科教兴农先进个人”、“2003-2007年全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九三学社中央“2011-2015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建社65周年优秀社员”。
三、感悟
母校虽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创建,当时,只有农干校留下的两排约三、四百平米的小矮房,充当学生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另外,还有一座庙堂代替食堂兼会堂。操场还是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拿锄头平出来的一块场地。可是,她有经过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合格的105名学生和从老牌大学调来的5名教授、一些讲师和一批助教,这是母校创办初期的宝贝。还有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丝毫没有官架,平易近人,老八路出身的范兴华院长等好领导。所以,我们前有资历深有魄力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的好领导,后有学术渊博,爱生如子的好老师,条件虽然艰苦,心里总是暖洋洋的。我们认真地接受师长给我们方方面面的教育,培养了我们有勤奋好学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的牛劲。1962年毕业虽遇上“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国民经济困难期,同学们基本上都分配到非常艰苦,专业不对口的基层供销社,站柜台当营业员、到土产废品收购站当收购员,大家都能接受磨炼和考验。据不完全统计,到退休前,在县(处)级岗位上的同学约有23%左右(其中省厅处长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学约有34%左右。
愿母校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奋发前进!
许强思,林化58级校友,分别在丽水县土产公司、丽水糠醛厂、丽水地区科委、丽水林业局等单位工作,1990年调至丽水地区经济委员会,任总工程师。1998年退休。社会兼职:丽水市(县)政协十届副主席,经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科协常委、九三学社丽水委员会主委,浙江省委第三届省委委员,九三全国七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