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教授级高工、中国竹子专家,1968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业专业。近40年来,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完成了研究和推广项目36项,其中国际项目4项。有26项获奖,其中获省政府二等奖6项,杭州市和省林业厅一等奖各2项。05—06年他主持的重大科技项目中,通过省级鉴定一项,杭州市级鉴定一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他三次被评为临安市拔尖人才,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有特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1995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2006年入选首届“感动临安”十大人物(事件)、浙江省首届新农村建设优秀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
王安国是临安市林业局总工程师,一个在山地林间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林业科技人员。
临安的很多农民和乡村林业专业户都认识他,都亲热地叫他“王高工”、“王老师”,说他是帮他们发家致富的“财神菩萨”。但王安国说:我们都是朋友。
大学毕业后,王安国被分配到安吉县工作,二十年前从安吉调回临安林业局。在临安的20多年他先后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材林与竹林,经济林并举”,“临安经济翻两翻、竹子挑重担”,“确立大林业、大市场、大基地观念”,“乡村户绿色企业综合开发”,“抓非木质资源开发,促山绿民富”,“保护森林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富民兴林,推动林安林业可持续发展”,“发展20万株香榧,为临安农民培育第三棵摇钱树”,“临安发展新林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思考”等80多条决策建议,极大部分被领导采纳。如“临安经济翻两翻、竹子挑重担”建议,成为当时农村主攻方向,竹业现已成为临安支柱产业。
王安国在向领导提建议同时,还根据新观念要求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培育新典型。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培育了“长中短、种养加、林工商”结合的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点、生态建设示范点、全国先进林场——玲珑山林场,场长钱华春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他抓的雷竹早出高产示范点——高虹镇,接待了一万多人次参观,全镇雷竹收入从92年200万元增加到2700万元。他连续16年抓点培育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太湖源镇白沙村成为国际示范林示范点、浙江省小康建设示范村。他亲手培育了竹笋、山核桃、香榧等各类示范户(场、村)146个。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典型为临安林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有的成为全国和亚太区域学习典型。
在林业科研和推广上他三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虚心好学又不盲从、独立思考又广泛合作的作风。他身为总工程师,既带头选择林业发展需要的课题开展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科研与推广工作,还热心为年轻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做好传帮带。30多年来,他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山上和农家,放弃了三分之二以上节假日从事林业科研和推广工作,临安有650多个村,他跑了570多个。1992年以来,他下乡开展技术服务1260多次,培养科技示范户106户、示范村28个。白天下乡指导,晚上还要接不少科技咨询电话。农民说他是“农民朋友的科技财神”,太湖源镇白沙村农民授予他荣誉村民。同事说:“他工作务实,是林业科技热心人,是我们基层林业干部学习榜样”。他还善于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合作,成为临安与国内外科技人员合作交流的桥梁,92年开始,他参加了四个重大国际林业项目。他是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委员、海南省竹藤协会顾问,多次为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家林业局和海南、云南、福建等发展竹产业、林业生态经济提供决策咨询。他还应邀到加拿大、泰国、缅甸开展学术交流,每年为国际竹藤组织、中德、中欧合作项目等举办的国际培训班学员讲课。
1992年来,王安国主持和主要参加的重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项目11项,这些项目累计增值20.5亿元,92年杭州市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优良食用笋早出高产技术推广”项目开始立项实施,他成为第二主持人、项目技术总负责、临安项目负责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从92年至2004年临安累计增值15.95亿元,96年开始连续10年全市涌现6500多个竹笋年收入超万元农户,该项目实施使临安市5万多农户受益,一万多农户直接从贫困进入小康。同时,为参与项目实施余杭、富阳农民增值2亿多元,通过该项目实施使杭州地区雷竹面积增加了50多万亩,雷竹笋产业已成为临安和杭州地区产区农民增收摇钱树。他主持完成的“山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笋干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项目,推广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涉及到6万多农户,其中不少是贫困地区,通过项目实施增产2.5亿元。他主持“乡村户绿色企业综合开发”、“乡村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坚持自主创新在玲珑山林场和太湖源白沙村示范点,通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领科群的多方参与等方法,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进农用林业技术,结合白沙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出山核桃+笋干竹+茶叶等农林复合经营栽培模式。白沙村在王安国指导下,走上了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之路,使这个人均收入仅几百元的穷山村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生态示范村,加拿大国际示范林网络总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都一致认为白沙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国际示范林示范点。这个点近十年来已接待58个国家(地区)960多名外宾和国内10000多人次参观考察。国家林业局长贾治邦和副局长雷加富考察了白沙示范点,都一致肯定是全国示范典范。近十年来王安国主持完成的科技项目中有8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主持完成的“乡村户绿色企业综合开发”项目经验在国际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社会林业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样板。
退休后继续呕心沥血为林业科技创新作奉献。
2002年王安国退休了。但临安领导、农民、科技人员,特别是林业科技事业还需要他,希望他继续发挥余热。他也乐意为林业科技事业作奉献,仅2005年就给农民讲课36次,下乡指导158次。退休后他主持参加了6项林业科技项目,05—06年他主持的“珍稀观赏竹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杭州地区夏秋笋优良竹种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分别通过杭州市级和省级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作为第二参加者完成的“带壳加工即食型”罗字健脚笋(手剥笋)新产品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鉴定。为了探索林业科技体制创新,更好的走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他用省政府奖励他的20万资金,创办了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广泛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合作,探索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他利用中心这个平台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服务,他帮助省农业龙头企业杭州康鑫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十三万亩公司+农户+基地,促进了公司发展,又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最近他又为公司与农户共建竹笋专业合作站开展服务。该中心与四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他还积极参与举办国际竹子培训,为全省革命老区乡镇干部、农民开展服务,并到福建、海南开展科技服务。海南白沙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他看到那里的农民还很穷,就应邀担任白沙县顾问,他五上白沙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最近他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对山核桃、雷竹笋测土配方施肥、林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研究。为了给临安农民培育香榧、迟熟夏秋笋第三棵摇钱树,探索山区发展新林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创新模式,他又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科技创新项目,又在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而忙碌着。